感悟
小
中
大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傳統農業,有從早忙碌到晚的旺季,也有偶爾偷得閑的淡季。現代化設施農業則以人為控制氣候為基礎,追求產品產量與質量,對相關員工的身體素質及心理素質也有了與之相匹配的更高要求與需求。
體力勞動強度較大的農業勞作,對于出校門前連鋤頭怎么揮都弄不明白的我來說,著實是當下最困難的挑戰,僅憑著對芬芳事業的一腔熱情以及初來乍到的好奇心理,就這么度過了頭兩個月最考驗體力與心智承受能力的生產實習時光,順利進入水肥崗位學習。當最初的好奇過去,基本適應了大環境之后,便是對自己能力的深深懷疑與對未來發展的迷茫。從最基礎的配肥,到獨立判斷完成灌溉及其他文字任務,足足走過了一個春秋。很多以為只需要一個人便可以完成的工作,實則需要更多部門的密切配合,而正是在這密切配合里面,我在一點一滴地成長,爭取一分一秒的時間去體會如何用心的工作。
每一棵母本都在茁壯生長,為產出最優質的種條,從種植采收到扦插出售,日月更迭,輪回不斷。每天早晨走進大棚,看到連成一片的綠色,自是滿心歡喜,充滿干勁。大部分時間,農業生產是依托經驗來完成最簡單但也最有效的技術決策,初出茅廬的我并不曉得這其中的奧秘,卻也能在前輩引領下逐漸探索,謙虛、細致、耐心學習,以積累自己那微乎其微的經驗。
日耕夜息的生活在經驗逐漸積累之后變得越發節奏緊湊。白天發現的越多,現場處理和文字整理的內容也更多,工作量日益劇增,與同事溝通交流不暢,以及品種繁多之后對每個品種的一知半解無法指導工作,種種一切讓自己一腔激情漸漸冷卻平靜,開始思考如此龐大的工作量背后是否有更加合理地方式順利完成,而不是讓自己變得兩手都要抓,卻兩手都抓不住的無能為力的尷尬境地。
于是,我開始反思,是否現在的工作量真的已經達到極限?如果已經是,是否還有突破自我的空間?在一段時間的深深思考之后,我發現其實每天的時間并不是如自己想象中的那么“擠都擠不出來”。除了每天必做的各項事務,合理安排工作流程并且避開事件集中高發的時點,提高工作效率并不是不可能的,有些不必要加班也是能避免的,至少在午休時間還可以做一頓可口飯菜犒勞一下自己,這樣一來上班也可以讓高度緊繃的神經稍微輕松一點、靈活思考。
在現在人員流失較大的園藝行業里,在快速發展的英茂花卉,不同崗位上工作的同事,就像鐵索連環,緊緊相連,通過每個人的一點努力,最終凝聚成英茂這個大家庭。所以在面對多不勝數的變化及狀況時,我選擇靜靜聆聽、冷靜分析,多聽聽別人對自己工作的評價,多交流、請教工作中的方法,了解自己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夠好,如何做才能讓工作更加有成效、使人信服……
事業也好,職業也罷,真正用平常心去工作,那么困難既是對我意志力的一種考驗。既然選擇了這個行業,便得放下得失、認真耕耘,須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懷抱一顆做不平凡事的凡人心,把手頭每一件小事最好,每一件大事做得更好,如此便可夜夜高枕,頓頓飯足。
美麗的鮮花源于優質的種苗,希望有朝一日,這每一棵優質的種苗背后,能夠有我那微薄之力所做出的一點貢獻,以一顆感恩的心回報芬芳,成就一番事業。廣廈千間,夜眠僅需六尺;家財萬貫,日食不過三餐。希望自己這“不過一碗飯”,能夠在這點點滴滴的努力下,香甜可口,回味無窮……
(農業公司李洪姝供稿)